

一 、提前谋划,筑牢标准实施根基
在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正式实施前,率先启动标准衔接攻坚行动,以“政策先行、指导跟进、全程护航”思路推动新规落地。构建“市局统筹协调、分局具体落实、监管所精准对接”的三级协同机制,针对烘焙、肉制品、饮料等重点行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采取“集中培训+入企指导”双轨模式,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8场次,约谈重点企业32家次,引导全市239家糕点生产主体提前完成配方工艺改良,为新标准落地筑牢基础。
二、全链条监管,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印发《关于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聚焦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风险点,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策略。建立生产、销售监管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重点排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小作坊、添加剂专卖店、饮品店、中央厨房等,严查采购渠道合法性与使用规范性。累计检查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单位1343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2个,当场作出警告处罚2起,立案查处7起,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监管效应。
三、精准抽检,强化重点领域管控
在日常监督抽检基础上,将快检筛查常态化,聚焦拉面店、麻辣烫店、米粉店等餐饮单位,针对非法添加罂粟壳、罂粟籽等违禁物质开展专项筛查,累计完成50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合节日期间粽子、月饼等应季食品,专项检测硼砂、二氧化硫等非法添加物,未发现违法添加情况。
四、多元宣教,提升行业规范意识
以“严监管、强普法、促规范”为导向,督促经营户签订规范使用承诺书,公示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推行“执法+普法”模式,检查中同步解读标准,累计张贴告诫书2000张、宣传画500张、设置宣传牌80块,向全市发布《关于严格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一封信》等方式,推动“规范使用添加剂”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聚焦农村、城乡接合部等监管薄弱区域,严查隐蔽性非法添加行为,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推动食品添加剂治理工作从“严监管”向“善治理”深化,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供稿:食品生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