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克罗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存在范围广: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如在水、土壤、植物根茎、动物肠道,甚至加工食品中都可能存在。
环境适应性强:其独特的耐干燥和高渗透压特性使其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中长期存活。
二、克罗诺杆菌的危害
克罗诺杆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和自然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其致病风险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易感人群中,该菌对早产儿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威胁最为显著,严重时会引发败血症、脑膜炎或小肠结肠炎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婴幼儿的特殊饮食结构,奶粉作为该群体最主要甚至唯一营养摄入载体,成为克罗诺杆菌感染的核心传播途径。不过成年人完全不必过分恐慌,健康人群的胃酸屏障足以抵御这种细菌。
三、奶粉为何会有克罗诺杆菌?
生产过程中被污染
奶粉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被奶粉以外未经杀菌的原材料或生产环境、人员等污染。
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被污染
奶粉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包装损坏或漏气,或是打开奶粉后储存不当等情况,均会导致环境中的克罗诺杆菌进入奶粉中,而干燥的奶粉使得克罗诺杆菌能够长期存活并在食用奶粉后感染。
冲调过程中被污染
冲调奶粉时双手或器具未洗净会使克罗诺杆菌进入奶粉中;同时,冲调好的奶粉是细菌很好的养分来源,在室温下,克罗诺杆菌的增殖速度非常快。
四、克罗诺杆菌怎样预防?
预防克罗诺杆菌的关键不是“无菌”,而是阻断传播路径:
1.冲调奶粉前应对所有用于冲调乳粉的器具及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2.在使用和储存奶粉过程中保持奶粉容器的盖子和勺子清洁,开封后进行密封保存。
3.预先冲调的奶粉要快速冷却后放在5℃以下的冰箱内保存不超过24小时。
下次打开奶粉罐时,不必过度紧张,科学的认知就是最好的防护盾,再狡猾的细菌也无处藏身。
食品安全科普栏目编辑: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检验员 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