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来实现。醌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化感物质,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调控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发现,典型醌类物质DMBQ处理拟南芥Col-0会导致根部活性氧(ROS)迸发并抑制生长,而在DMBQ的感受器—CARD1功能缺失突变体card1中,这种影响会减弱。为进一步探究DMBQ对胞内氧化还原稳态的影响,作者通过氧化还原蛋白组学成功绘制了DMBQ诱导的半胱氨酸修饰图谱,鉴定到237个受CARD1调控的氧化蛋白,表明DMBQ通过CARD1影响蛋白半胱氨酸修饰,进而改变植物内部氧化还原稳态。联合蛋白组学和质谱数据,筛选到CARD1的下游蛋白谷氧还蛋白C1—GRXC1。进一步开展LUC、BiFC和Co-IP等生化实验,发现CARD1与GRXC1的二聚体形式在细胞膜上发生相互作用。体内、外磷酸化实验表明,CARD1能够磷酸化GRXC1蛋白中55位苏氨酸位点(Thr55),并且DMBQ处理会增强该磷酸化修饰丰度。此外,GRXC1磷酸化修饰会使其从二聚体转变为单体形式,导致GRXC1与CARD1的互作减弱。遗传学数据表明,DMBQ处理后的ROS迸发和根部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在GRXC1功能突变体grxc1中减弱,同时在CARD1和GRXC1的回补材料中该现象被恢复,表明CARD1-GRXC1共同响应DMBQ信号,调控植物氧化还原稳态,进而抑制根部生长,对理解作物与杂草之间基于化感效应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本论文第一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张亮助理研究员、湖南大学汪龙副教授、湖南大学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强晓楠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院柏连阳院士、王立峰研究员和湖南大学于峰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赵正洪研究员、陈克助理研究员、刘智炫助理研究员参与了该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