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提出麦穗表型解析新方法-行业动态/企业发展-资讯-企多网
推广 热搜: 深圳  山东  机械  包装机  济南  包装  天津  手机电玩城  YG8C钨钢/YG8C板/YG8C棒/  Cr12Mo1V1日加热销, 

科研人员提出麦穗表型解析新方法

   日期:2025-09-24     来源:中国科学院    浏览:1    评论:0    
核心提示:科研人员提出麦穗表型解析新方法时间:2025-09-24 09:27来源:中国科学院原文: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产量对保障
                                                                        科研人员提出麦穗表型解析新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时间:2025-09-24 09:27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产量主要由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决定,但三者之间往往存在拮抗作用,难以同时提高,解析穗部结构特征对于揭示产量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效率低、误差大,难以获取复杂而精细的穗部表型信息。尽管近年来影像分析与深度学习被引入麦穗表型研究,但现有方法仍没法对穗部复杂表型的系统性精准量化。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准确、自动化、且精细化的穗部表型分析方法,对小麦遗传改良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蒋霓团队,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麦穗形态精细表型的解析方法。该方法结合ResNet50-UNet网络实现麦穗区域的精准分割,使用Yolov8x-seg模型完成对小穗的识别分割,并利用所提取的麦穗与小穗掩膜结合图像处理算法,提取了包括穗长、穗宽、穗面积、可育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小穗间距等在内的45类穗部表型性状。该方法在分割性能方面卓越,在麦穗分割上的平均交并比超过0.9480。
 
  该方法所提取的穗性状与人工测量值高度一致,其中,与穗长的相关系数为0.9865,与小穗数为0.9753,可育小穗数为0.9635。将该方法应用于来自不同年代和区域的小麦品种,发现随年代推进小麦穗部性状逐渐向大穗类型转变,表现为穗宽、穗面积和小穗面积的增加;区域上,南方品种普遍穗型较大,而北方则更为紧凑,反映出不同地区在提升产量途径上的差异性。
 
  该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通量麦穗表型解析方法,为未来的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表型组学》(Plant Phenom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农村部重大专项的支持。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