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黄土高原旱地春播区墒情严重不足,东北春播区大部墒情适宜
内蒙古中部局地、山西大部、陕西渭北和陕北、甘肃陇东和陇中、宁夏南部墒情不足,其中山西南部、陕西渭北旱塬、甘肃陇东旱地墒情严重不足。东北大部、河北北部春播区大部墒情适宜。
据5月8日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十天东北地区东南部累计降水量有15—30mm,局地超过50mm,预计墒情总体适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春播区大部降水偏少,旱情持续。墒情适宜地区应加快播种进度,墒情不足地块应采用造墒播种,促进一播全苗。旱地播种时可采取深松蓄水、分层施肥、底施保水剂等技术措施,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水浇地大力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干播湿出、带肥滴水促进苗齐苗匀苗壮。
二、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要因灌尽灌减损失
河北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中西部与东北部、河南全域插花状、陕西渭北旱塬、甘肃陇东、宁夏南部大部旱地墒情不足,其中山西西南部、陕西渭北旱塬、甘肃陇东局地墒情严重不足。
据5月8日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十天华北东部累计降水量有15—30毫米,局地超过50毫米,河北南部、山东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出现降水地区墒情将改善。但山西、河南西北部、陕西、甘肃、宁夏大部降水偏少,墒情不足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当前冬小麦大部处于扬花灌浆期,水肥需求量大,水肥供应不足将减少穗粒数并导致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墒情不足至严重不足的麦田要应灌尽灌,喷灌35—40m3/亩,滴灌约30—35m3/亩。前期追肥量不足的结合灌水施用速效氮肥或水溶肥料,满足水肥需求。墒情不足旱地小麦应喷施抗旱抗逆制剂、水溶肥、液体肥等,提高抗旱能力,避免因旱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