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院在农机领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报道了一种花生秧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的方法-行业动态\权威公告\通知-新闻-企多网
推广 热搜:

农机院在农机领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报道了一种花生秧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的方法

   日期:2025-05-13     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浏览:0    
核心提示:农机院在农机领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报道了一种花生秧膜离散元仿真参数
 农机院在农机领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报道了一种花生秧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的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时间:2025-05-13 09:22 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近日,农机院田间作业装备创新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中科院二区期刊,IF=2.5)发表了题为“Calibrating and test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parameters for peanut seedling film”的研究论文,弥补了花生秧膜离散元仿真参数缺失的空白。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但其收获后的秸秆与残膜(花生秧膜)分离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花生秸秆的饲料化利用。传统机械分离存在不彻底、能耗大等问题,而离散元仿真因缺乏精准参数,难以有效指导设备进行优化。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滞后弹簧接触模型(HSCM),结合图像处理与最小二乘法,首次实现了花生秧膜接触参数的精准标定。团队通过建模对比试验、中心复合设计(CCD)试验,建立了堆积角与参数的二阶响应模型,优化后仿真与物理试验的堆积角误差仅为1.3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此外,研究发现,花生秧膜堆积角受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影响显著,而恢复系数作用较小,标定后的仿真参数为:茎-茎之间的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取0.23、0.67、0.3,其余接触参数取中间值(茎-膜分别取0.3、0.6、0.2;膜-膜分别取0.2、0.71、0.65)。该方法显著提升了离散元仿真的准确性,为花生秧膜分离装置仿真参数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机院彭强吉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康建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重点研发计划及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推广一体化试点项目资助。(撰写:彭强吉  核稿:褚幼晖)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