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过犹不及」,剂量决定毒性,这话对水果也是适用的。
这里解释一下,吃过多水果至少(但不限于)有以下几个风险:
一是糖分摄入过多的风险,而大量的糖分会推高身体的#炎症反应,引起所谓「上火」的症状。比如咽喉疼痛、脸上起痘痘等问题,都可能与此有关。
二是腹泻或便秘的风险。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少量时有益,过多则有可能引起肠胃功能紊乱,造成腹泻或便秘。
三是消化道受损的风险。新鲜水果中还含有蛋白酶、单宁、有机酸等成分。吃过量的时候,它们会伤害到胃肠黏膜,而肠道受损也容易造成身体的炎症反应。
四是过敏的风险。很多水果中含有可能致敏的蛋白质,如芒果、菠萝、猕猴桃等都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也有一些水果中含有微量促炎的蛋白质,如柑橘和荔枝中有相关报道。
这些成分可能与吃水果之后的「上火」之类表现有关联性。车厘子中是否含有促炎相关成分,目前还没有看到报道,无法确认。
五是肌肉流失的风险。吃过多水果替代主食,会降低蛋白质供能比。人的胃容量有限,水果吃多了之后,主食必然就会减少。然而,因为水果中蛋白质含量太少了,比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要低得多,用它当饭吃是无法维持肌肉的。
过量吃不好,不等于适量吃也不好。每天吃半斤左右的水果就可以了,品种还要多样化,不能总盯着一种吃。有些人对某些特定水果有不良反应,过敏、不耐受、咽喉不适或胃肠不适,那就不用以身犯险,换一种水果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