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ISO组织发布了新版ISO22002系列标准,下面食品伙伴网就简单解读一下主要的变化点。
01
结构调整
新版首次引入ISO 22002-100作为食品、饲料和包装供应链通用基础要求,其余部分(-1至-7)则针对特定行业细化,形成“通用+专项”的结构,使标准更加清晰,便于企业跨部门应用。
02
部分内容删除
原有的“产品召回程序”章节,因内容已融入ISO22000,在新版中被删除。
同时,5.5“实验室设施”5.6“临时或移动场所及自动售货机”等条款也被删减。
03
内容新增与细化
4.2“环境”条款细化了外部环境污染源的类型;
5.2“内部结构和装置”条款新增了在无法或不便于对顶部装置和结构进行常规清洁的区域,或者可能存在污染物或食品安全危害风险的区域,设备应加盖防护。
第7章“虫害”条款细化了虫害控制方案、监控与检测的描述,细化了发现虫害后的处置及产品和区域的防护描述。
新增了第8章“废弃物、粮食损失和浪费管理和回收”的要求。
过敏原控制细化:在12.3章节,对过敏原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不仅要精准标识已知的设计过敏原,对于生产过程中因交叉接触等潜在因素可能产生的过敏原,也需清晰告知消费者,防止过敏人群误食。
化学污染、废弃物等管理强化:12.5章节细化了化学品从存储、使用到标签管理的全流程规范,减少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风险。
食品防护与欺诈防控升级:在第16章全新增设的食品防护与食品欺诈防控板块,是对当下复杂市场环境的有力回应。企业如今被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威胁评估与脆弱性评估机制,像排查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恶意破坏等风险,同时制定周全的防控计划,如安装监控设备、加强人员背景审查等,全方位守护食品安全。
以上是新版主要变化点,我们应该识别变化,明确哪些是新增条款、哪些条款被删除、哪些条款的要求被加强或修改了,评估企业现有的体系、程序文件、SOP和记录表单与新要求之间的差距,随即识别需要修订的文件清单、需要新增的程序、需要进行的硬件改造,持续更新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