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拉圭《国家报》9日报道,克里斯塔尔多指出,这种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多年的努力、投资和培训。巴拉圭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机械化,20世纪90年代巩固了免耕技术,2000年代引入了生物技术。凭借这三大推动力,产量开始迅速增长。
8倍的增幅标志着巴拉圭农业的转折点:从生产规模有限、对传统作物高度依赖,到如今跻身拉美地区乃至全球重要农业生产国之列。这一进步不仅得益于技术引进,更源于生产者推动工作体系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决心。
然而,克里斯塔尔多认为,巴拉圭的潜力并未完全释放,仍面临阻碍生产活力的官僚障碍。政府需要简化行政手续,为民众创造条件,推动巴拉圭的发展进程。查科地区和东部地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据悉,巴拉圭2024至2025年收获季的产量预期较高,到9月预计大豆产量突破1050万吨。此外,国际大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市场将密切关注可能影响价格的潜在因素。
产量方面,第一季(主收获季)甘蔗的产量预计达929.24万吨,第二季(次收获季,主收获季之后利用气候条件和土壤剩余水分再种的一季)甘蔗的产量预计为129万吨,第二季玉米则有望达到485.8万吨。
巴西气候因素将在2025至2026年播种季成为焦点。预计未来数周巴西南部地区将出现降雨,随后降水范围将扩展至东南部和中西部地区,这些区域毗邻巴拉圭的耕地。
此外,今年9月至明年1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在50%至60%之间,目前仍相对较低,初步预测强度较弱。
2025至2026年大豆播种季近日正式启动,大豆生产者协会(APS)主席林德马尔·塞斯卡(Lindemar Cesca)强调,预计巴拉圭两大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将达360万公顷。
塞斯卡表示,综合分析气候形势、全球市场、投入品供应及种植者积极性后,预测这一播种季东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西部地区有望实现2.7%的增长。只要气候条件允许,产量就将提高,预计可达每公顷3.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