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检查构建“分组负责、全域覆盖”工作格局,精准锁定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及食材供应企业,围绕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排查。在资质核查上,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性,对承包经营食堂严格核验承包企业资质,确保“亮证经营、合规运营”;在原料管控上,现场核查进货查验记录与凭证,查看食品原料感官性状、包装标签是否符合要求,严禁过期、变质食材流入食堂;在过程监管上,紧盯食品加工、贮存、留样等关键环节,要求每餐次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25克、冷藏保存48小时,坚决杜绝制售冷荤类食品、发芽土豆等高危食品;在设施维护上,检查冷冻(藏)设备、消毒设施、“三防”设施运行情况,确保场所环境清洁无污、病媒生物防制到位;同时,督促学校食堂及食材供应企业100%安装使用“云智溯”食材溯源系统,同步完善食堂信用档案,推进“阳光食堂”建设。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监管与指导并重、检查与宣传同步”。一方面,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向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详细讲解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及法律法规要求,现场指导整改方向;另一方面,通过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引导学生自觉远离“问题食品”,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对存在轻微隐患的经营单位,执法人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和具体要求;对涉嫌违法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查处,确保问题整改不打折扣。
为确保检查成效,县市场监管局同步建立“问题台账+回头看”机制,安排专人跟踪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到位、逾期未整改的单位加大监管力度,形成“排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
目前,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正在有序开展中。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将“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紧盯校园食品安全薄弱环节,不断加大执法频次和监管力度,切实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全县校园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