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声未起,灶火已燃。
伴随孩童们进入校园的脚步,
一抹蓝色身影直击校园食堂后厨……
为深入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9月3日上午7时,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队前往辖区内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秋季学校食堂食材突击检查,检查组现场参与了食材验收全过程,重点对食材过磅称重、外观查验、核对票证、库房贮存等关键环节开展检查与指导,全力守护秋季开学食品安全。
一起跟随小编直击检查现场吧!
严查票证
为食材来源“验明真身”
执法人员通过翻阅台账及询问交流的方式,重点核查了当天采购批次食材的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类)、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蔬菜类)等是否齐全、有效,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每批食材来源可溯。
细查感官
对食材亮出“火眼金睛”
在食材验收区,堆放着用于制作当日午餐的原材料。执法人员现场监督查看从业人员查验食材流程是否符合规范,并亲自对食品质量进行复核,采取看、闻、摸等方法,再次检查了食品的色泽、气味、形态、质地等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腐败变质等异常情况。
规范贮存
打造食材“五星之家”
食材贮存同样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执法人员深入食材库房,对其卫生情况、冷冻冷藏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细致检查,确保食材储存环境温度符合要求,并督促从业人员在存放食材时务必遵守离地、离墙、分类、分区的相关规定。
随机抽检
给食材质量加道“安全锁 ”
检查人员在3所学校随机选取当日配送到学校的食材进行抽检,重点选取风险较高的食用农产品,并根据现场的食材追溯至供应单位开展同步抽检,共计抽取生姜、豇豆等9个批次食品,切实把牢校园餐食材品质。
智慧监管
紧盯食材“流通轨迹”
在开展线下监督检查的同时,线上远程监管也在“悄无声息”地同步进行。前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的“阳光配送”项目已为食材配送车辆安装了GPS定位和温度传感器,并在食材配送单位的重点区域安装了监控探头。此次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通过线上平台对配送车辆的行驶轨迹、车厢温度以及食材配送单位食材处理、快检环节进行实时追踪,为校园食品安全筑牢防线。
检查结束后,针对现场能整改的问题,执法人员已督促立即整改,对现场无法立即整改的问题,已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督促限期闭环整改到位,后续市场监管部门将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
港城食博士在此提醒学校食堂在食材采购验收环节需注意:
1.要遵循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求的原则,禁止采购、使用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等食品。
2.要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查验并留存相关随货证明文件。
3.要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做好信息核对、外观检查、标签检查、温度检查、票据核验等工作。
4.发现有验收不合格情形的,应当场予以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如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应及时向校长或食品安全总监报告,并由学校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报告。
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针对全市学校食堂开展秋季食品安全检查,引导学校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食材采购验收流程,全力打造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满意的校园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