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源头管控,实现上游溯源监管。执法人员突破传统校园食堂监管边界,将监管链条纵向延伸至校外供应商。分局食品股通过与教体部门共享《校园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商名单》,对7家食材供应商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重点查验供应商资质、进货渠道、查验记录及食材存储条件等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教体部门,把好校园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
加强周边整治,构建协同共治格局。各属地市场监管所同步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餐饮单位、食品经营店实施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三无”食品等突出问题。针对新开办餐饮单位,现场组织经营者通过“豫食考核”APP进行考试,提升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食品环境。
深化部门联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与区教体、消防部门召开秋季开学前中小学安全风险研判会,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形势研判与风险分析,提前谋划防范措施。同时,联合区纪委、教体部门对综合高中等学校食堂开展抽查,围绕食材购进、存储条件、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实施穿透式检查,力争在开学前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