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严格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二、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开餐前,对加工经营场所、空调通风设施等进行全面清洁;对餐饮具、刀具、砧板、容器等加工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对“三防”、冰箱、消毒柜等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确保能正常运转和使用。建议引进有资质的消杀单位对病媒生物进行全面消杀。全面检查食材供应商、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资质,确保相关证照合同(协议)有效。全面检查库房和加工场所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及时清理处置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物品并做好登记,防止库存时间久、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尤其是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对冷冻冷藏的食材查验是否符合贮藏温度要求,是否超保质期或发生变质。
三、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全面检查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到期,确保每个从业人员都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在醒目位置公示。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岗,督促从业人员保持个人良好卫生,规范佩戴口罩,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组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尤其是新入职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重点培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四、严控加工过程风险
保持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和工具分开放置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物烧熟煮透,加强备餐区域管理,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防止食物交叉污染。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严禁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均应留样,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留样盒)内,并在专用冷藏设备(留样柜)中0-8℃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
市局餐饮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