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市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第一批)-食品安全/iso22000/食品监督-资讯-企多网
推广 热搜: 深圳  山东  机械  包装机  济南  包装  天津  手机电玩城  YG8C钨钢/YG8C板/YG8C棒/  Cr12Mo1V1日加热销, 

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市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第一批)

   日期:2025-08-06     来源:柳州市场监管微信号    浏览:2    评论:0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市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第一批)时间:2025-08-06 08:59来源:柳州市场监管微信号原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
                                                     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市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第一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时间:2025-08-06 08:59 来源:柳州市场监管微信号 原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柳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餐饮服务经营者未履行防止食品浪费义务的违法行为。现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柳城县市场监管局查处东泉镇东仔烧卤快餐店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7月15日,柳城县市场监管局对东泉镇东仔烧卤快餐店检查时发现,该店未在经营场所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浪费提示提醒。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柳城县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鹿寨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鹿寨镇赵记米粉店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7月3日,鹿寨县市场监管局对赵记米粉店检查时发现,该店在经营场所未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亦无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的提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鹿寨县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融水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鱼韵桂北鱼庄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7月28日,融水县市场监管局对鱼韵桂北鱼庄检查时发现,该店未张贴反浪费标识,亦未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融水县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柳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小晨餐饮店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7月3日,柳江区市场监管局对小晨餐饮店检查时发现,该店在经营场所未张贴反浪费标识,亦未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柳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柳南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莫知明服装经营部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2月24日,柳南区市场监管局对莫知明服装经营部检查时发现,该经营部从事餐饮服务活动,但在经营场所内未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也未安排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柳南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柳北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十八碗餐馆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案情简介:
 
  2025年7月29日,柳北区市场监管局对十八碗餐馆检查时发现,该餐馆未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亦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柳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
 
  制止餐饮浪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上述食品经营主体整改完毕,在醒目位置张贴及摆放了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通过督促餐饮经营者将反浪费纳入日常管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依法纠正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压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社会氛围。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