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
食物腐败变质风险显著增加
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夏季餐饮特点
特发布以下
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提示
01
重点防范致病菌污染风险
沙门氏菌:易污染肉、禽、蛋、奶制品。餐饮单位应确保食材彻底煮熟煮透,消费者避免食用生蛋制品。
大肠杆菌:常见于生肉、海鲜、凉菜中。餐饮单位要严格生熟分开,消费者慎食生冷食品。
椰毒假单胞菌:易污染湿米粉、凉皮等淀粉类食品及久泡木耳。餐饮单位要控制泡发时间(木耳不超过4小时),消费者避免食用变质发酵食品。
李斯特菌:耐低温,潜伏于冷藏食品中。餐饮单位要定期清理冰箱,消费者慎食未经加热的冷藏即食食品。
产气荚膜梭菌:易在反复加热的肉制品中滋生。餐饮单位要避免食物反复加热,消费者不食用存放过久的肉制品。
蜡样芽孢杆菌:常见于隔夜米饭。餐饮单位要控制米饭存放时间(室温下不超过2小时),消费者慎食隔夜米饭。
02
强化餐饮环节风险防控
1.严格人员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日开展晨检并记录;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员工立即调离岗位;操作全程佩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
2.严控食材安全:选择证照齐全供应商,重点查验肉禽类检疫证明;不采购野生蘑菇、河豚鱼等高风险食材;建立完整进货台账,确保全程可追溯。
3.规范加工制作:食材贮存做到“四隔离”:生熟隔离、荤素隔离、成品半成品隔离、食品与非食品隔离。凉菜专间必须配备紫外线消毒灯、空调等设施。烹饪食品中心温度须达70℃以上,特别是大块肉类食材。
4.加强配送管理:外卖食品要加贴“食安封签”;热食保温不低于60℃,冷食保存不高于5℃;配送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
03
消费者就餐安全指引
1.外出就餐“五查看”:
查证照:查看餐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量化分级笑脸标志。
查环境:观察就餐场所卫生状况。
查食材:留意食材新鲜程度。
查操作:注意工作人员卫生习惯。
查餐具:检查消毒餐具是否洁净。
2.居家饮食注意事项:
冰箱冷藏室保持4℃以下,冷冻室-18℃以下;剩菜剩饭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处理生熟食品使用不同刀具、砧板。
3.应急处置:
就餐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留可疑食品样本,并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
特别提示:
各餐饮服务提供者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定期自查库存食材、设备运行及卫生状况。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大夏季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检查餐饮单位食材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