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培训聚焦农村食品生产薄弱环节,旨在通过系统性讲解与实操指导,提升小作坊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合规生产能力。监管人员按照《青海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青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卫生规范》(DBS63/0004—2024)的要求,从小作坊生产与加工场所、设施设备、人员要求、台账管理、包装与标识标签、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小作坊生产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全面讲解。同时设置答疑环节,小作坊经营者针对自身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提问,监管人员给予专业解答和实操指引,现场审核产品标签10余张,指导小作坊规范标注配料表顺序、执行标准等关键信息,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一对一”实操教学,切实提升标签合规管理水平。
培训要求,要深入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小作坊“三净两明一禁”标准,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杜绝“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落实原料与销售“双明确”,做到来源清、去向明,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
此次培训获得了参训小作坊和属地监管人员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为农村地区小作坊经营者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不仅为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标识标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切实帮助小作坊经营者“学会标准、懂得生产”,基层监管人员“会用法规、懂抓监管”。下一步,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法宣传,建立健全“定期巡查+随机抽查+信用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小作坊管理水平提升,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确保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