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稻米市场的情况是:种植较多的GW 11稻米、萨颇达、越南和新伊洛瓦底稻米的新热季稻,每100箩(约50磅)的价格仅为105万缅币左右。而其他品种如阿酿达、90天、欣杜卡、楠膏等稻米的价格在125万至150万缅币之间,但买家稀少。
勃固省的一位夏稻种植农民说道,“前几天价格跌得很厉害,这几天稍微有点波动,但跌幅还是很大,稻米收购量也不多。如果是旧稻米,一天只收100箩。市场不好,种稻米都怕了。现在热季稻也只能勉强种,不敢投入太多成本。看到稻米市场这么差,看着田里的稻子,心里很难受。就算价格不涨,至少能有去年的价格水平,我们才能勉强回本。”
目前,新热季稻的买家还算适中,但旧雨季稻米的买家却非常少。 相比之下,2024年4月,新热季稻的最低价格约为180万缅币,而旧雨季稻米每100箩的价格最低为220万缅元。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新热季稻和旧雨季稻米市场均表现低迷,农民们正面临困境。
由于新热季稻市场低迷,部分农民虽不愿种植,但因灌溉田地被强制要求种植,不得不勉强耕种。
面对当前低迷的稻米市场,热季稻种植农民可能面临亏损,因此他们只能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成本,以降低损失。
勃固省西部的一位农民表示,“稻米价格走势不明,不敢投入太多成本。投入的资金也不是自己的钱,还得借高利贷。化肥也是赊账的,稻米价格不好,真的不敢种了。今年我们这边的种植面积增加了,所有能灌溉的田都被要求种植,不种的话就会被没收。”
热季稻主要在勃固省和伊洛瓦底省种植,而伊洛瓦底省的热季稻已进入收割期。
由于收割期间降雨,农民们担心稻米被淋湿后,中间商会压价收购,导致进一步亏损。
伊洛瓦底省的一位农民说道,“我的田快收割了,现在下雨很麻烦。如果稻米被雨淋湿,中间商会压价,比正常价格低。热季稻又不好储存,只能低价卖,亏得更多,收成不好的人更惨。”
稻米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米价下跌,缅甸大米出口减少,导致大米贸易商暂停收购,进而使得商贩和碾米厂的稻米采购量大幅下降。
目前,稻米买家大多只收购少量,很少有大单采购。 由于稻米市场低迷,储存雨季稻米的农民面临亏损,部分农民选择将稻米碾成米后赊账销售,也有部分农民不得不以低价出售库存稻米。
一位稻米储存者表示,“储存的稻米已经亏了,我们当初是以165万缅币收购的,现在只能卖170万缅元,再加上储存损耗、人工成本和资金占用,亏了很多,明年不敢再存稻米了。”
今年稻米种植中,农机租赁费、化肥、农业投入品和人工成本均上涨,导致种植成本增加。 因此,若每英亩产量为100箩,稻米价格需达到150万缅币左右才能略有利润;若每英亩产量仅为70至80箩,则价格需达到170万缅币才能获得合理利润。
然而,当前新热季稻市场根据品种不同,每100箩(50磅)的价格最低约为100万缅币,最高仅为140万缅币左右。 对于以稻米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今年将是亏损严重的一年。
针对热季稻市场低迷和买家稀少的问题,缅甸大米稻谷总协会(MRF)表示将采购1.5亿箩稻米和40万袋优质米,以缓解农民的担忧。
MRF表示,收购时将确保农民获得合理价格,同时兼顾消费者承受能力,但目前尚未开始收购,也未公布具体价格。
农民们一方面希望稻米价格能够回升,另一方面仍满怀忧虑地继续从事稻米种植。
由于稻米市场持续低迷且不稳定,许多农民对种植稻米感到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