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帮渗透,渔业腹地失控
在厄瓜多尔沿海核心养殖省份——埃尔奥罗、瓜亚斯、马纳比和埃斯梅拉达斯,白虾养殖场几乎无一幸免。厄瓜多尔国家水产商会(CNA)估算,埃尔奥罗95%的养殖场被迫缴纳保护费,其他地区至少40%亦遭遇同样威胁。
武装袭击、绑架和运输船劫持已成常态。墨西哥锡那罗亚贩毒集团与哈利斯科新生代集团正在与当地帮派勾连,将虾类出口走廊变为毒品走私通道。业内人士无奈表示:“我们不是在单纯养虾,而是在与黑帮讨价还价求生。”
尽管军警每月展开逾千次巡逻,但司法体系软弱导致犯罪分子往往数日后即被释放。业内警告,若缺乏根本性的司法改革,所谓的安全投入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气候加剧困境,生产雪上加霜
除了暴力威胁,厄瓜多尔还面临气候困扰。沿海水温仅20-22℃,低于正常水平,导致虾类生长缓慢、蜕壳推迟并出现死亡率上升。小型养殖户在安全成本上升与气候压力叠加下,现金流枯竭,不少被迫出售养殖场。
供应端收缩推高了大规格虾的稀缺溢价。20/30规格的白虾价格已比30/40规格高出逾1美元/公斤,反映出市场对大虾的抢购与不安。
全球供应链震荡加剧
厄瓜多尔占全球白虾出口量约三分之一,主要销往中国、欧洲与美国。任何波动都可能掀起全球连锁反应。近期,在上海渔博会上,厄瓜多尔出口商普遍尝试上调价格:半IQF产品上涨0.10-0.20美元/公斤,盐冻12公斤大包装全规格统一上涨0.05美元/公斤。
然而,买方对涨价接受度有限,尤其在中国,疲软的餐饮需求与野生海鲜大量上市叠加,使进口商心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