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副秘书长、市民协主席朱静,市文联办公室主任张欢代表市文联、市民协接受了捐赠。
说起年画,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在家里张贴年画,为的是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说年画寄托了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愿望。可是这样的习俗,估计只能追溯到上个世纪末了。如今就算是在农户家里,也很少看到年画的身影了。那么可想而知,从事年画刻版、印刷的工匠、艺人也日渐稀少了。在山东除了闻名全国的潍坊杨家埠年画,还有号称“民间门神画之最”的聊城东昌府年画。
“江南桃花坞,直隶杨柳青,东潍西聊在山东”这东潍西聊说的就是潍坊市的寒亭区和聊城市的东昌府区,它们并称山东的两大民间画市。在2008年,木版年画已经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有了政策的支持,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仍然不容乐观。因为人们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家家户户买年画来贴,并且木版印制的年画成本要远远高于机器印刷的,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宪昌为研究东昌府年画,抢救民俗文化,三十多年,他走遍聊城大大小小的县城、乡村,收集了许多民间手工艺品,像木版年画、泥塑、剪纸、面人、葫芦、农村的旧家具、马鞭子、马扎、石磨都是他涉猎的对象。张宪昌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实现着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谈起东昌府年画,他更是有说不完的情结。
据悉,东昌府传统的民间木版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张教授捐赠的50幅木版年画均为个人精心收藏多年的东昌府传统民间木版画,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