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工界:
你界别提出的《关于开展“一老一小”营养健康调查的提案》收悉,经商民政部、国家疾控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居民营养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养健康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都将居民营养健康促进作为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大力促进全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增加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健康状况。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开展儿童、老年人营养健康调查。开展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是了解掌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覆盖全人群的营养健康调查制度,儿童、老年人是重点监测人群。
我委原则上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监测,区域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3~5岁、6~11岁、12~17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重点调查,全面掌握重点人群膳食营养、体格发育、微量营养素水平以及营养不良、贫血、超重肥胖等基本情况。我委会同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时掌握我国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教育部会同我委及相关部门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了解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重点调研学生饮食情况,准确掌握我国学生营养、体质等基本情况。我委还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涵盖健康及就医、接受照料护理服务等方面状况,包括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基本掌握我国“一老一小”营养健康状况。我委将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儿童、老年人营养健康调查制度。
(二)关于提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水平。一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2009年起,我委结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着力提升养育人营养喂养知识和技能,推动改善儿童营养水平。积极倡导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6~24月龄婴幼儿及时添加辅食,24~36月龄幼儿注重均衡营养、规律就餐,加强饮食行为培养。2012年起,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我委启动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原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辅食营养补充品,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累计惠及近2000万名婴幼儿。2021年,我委联合15部门启动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推动完善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体系、服务网络、场所设施,维护母婴权益,促进母乳喂养。我委还制定印发《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等,大力推广儿童营养改善适宜技术。二是提升老年人营养健康水平。全国老龄办启动实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以宣传老年营养健康知识、加强老年人群营养干预、提升老年营养健康服务能力、开展老年营养健康公益活动为重点,推动改善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指导各地探索老年助餐服务适宜模式,不断提升助餐服务覆盖区域和便利度。三是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体重管理。我委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和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将儿童和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指导“一老一小”保持适宜体重,提升健康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全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分别降至4.8%、2.0%,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降至1.7%,60岁以上居民低体重营养不良率降至3.8%。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持续开展儿童和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推动改善“一老一小”营养健康状况,助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