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食育立法进程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统筹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推动营养工作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全局。营养科普宣教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已在相关法律政策中予以明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校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实施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科学健身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主动防病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减少、改善学生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但食育立法尚未纳入国家立法计划。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食育政策保障。国家高度重视人群营养改善与食物营养相关工作,先后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对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营养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各级政府和部门推进营养健康工作。我委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加强食育政策保障,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二)关于食育工作落实。一是开展常态化科普宣教活动。在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期间和日常工作中,开展以“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减油、增豆、加奶”等为主题的科普宣传,贴近群众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宣传和服务指导,组织专家对公众关注的热点知识进行解答。二是制作印发核心信息60条,倡导减油、增豆、加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引导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三是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儿童膳食指南》和国民营养科普丛书为载体,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综合考虑我国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传统。编写《小学生营养教育教师指导用书》《中学生营养教育教师指导用书》,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开发《营养课堂(学生读本基础版、进阶版)》,按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分层次设计,结合地域饮食特点加强膳食教育。四是规范营养指导员的培训、考核和实践应用,组织培育营养指导员10万余名。协调教育部聚焦学生营养需求,开发《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等科普材料,加强学龄儿童膳食指导。
(三)关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食育工作格局。一是积极搭建食育交流平台。2022年-2024年,国务院食安办等28个部门联合举办中国食育大会,加强食育宣传,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育工作。二是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等重点人群,在学校和社区组织健康讲座、义诊和大型宣传活动等,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广泛动员各地营养学会、疾控、医院等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餐厅、进商超,举办各类讲座、公益微课、线上咨询等科普活动,年均覆盖7亿余人次,营造了全民共享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持续关注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推进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实施。配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组织“校园营养食育”策略研究,探索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教育,为食育相关立法工作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参与食育工作。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