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急剧攀升,据最新流调数据显示,依据糖尿病的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约有4.25亿,全球20~79岁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8.4%,男性患病率约为9.1%。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144亿,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仅有30~40%,即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4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豪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
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从晚餐到第二天的8到14小时内,也就是说,哪怕至少8小时。
为什么设定这个时间?因为八到十四个小时是食物、肉类、蛋白质、肉汁可以完全消化吸收的时间,如果超过14小时,人体会过度饥饿,低血糖会异常增加。
空腹血糖3.9-6.1mmol/l为正常血糖值,空腹血糖≥6.1mmol/l且< 7mmol/L为正常标准,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最基础的数据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它是指的是从吃饭开始两个小时以后的血糖,如果从进餐时半中央或者进餐结束的时候开始都不能够作为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标准来进行衡量。
如果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而且已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测餐后血糖的时候,不要忘吃这一餐的药物,也就是说服药的情况要照旧。
测定餐后血糖的目的主要是要评判药物对血糖的疗效,能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您这一餐不吃药,血糖升高了,并不能说明药物,对您的血糖没有控制效果,所以要记住测餐后血糖的时候要维持原有的降糖药物的治疗。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弄不明白,血糖基本等于白测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两者同等重要,同等重要。如果空腹血糖水平为7.0 mmol/L或餐后血糖水平为11.1 mmol/L,则可判断为糖尿病。
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检测正常,但进食后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导致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如果只看空腹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漏诊。
在一天当中,人体的血糖水平是随时变化的,所以要一直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只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很难全面掌握患者的血糖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用药极为不利。
此外,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重视餐后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尤为重要。
对于饭前饭后哪个更重要,要综合参考,尤其是中国老年人和肥胖人群爱吃主食,使得餐后血糖飙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餐后血糖,并在饭后进行实时监测,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检测人体静脉血糖水平是最传统、最直观的诊断方法之一,只看饭前或饭后血糖,会导致糖尿病的漏诊和误诊风险。
扩展:糖尿病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要注意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不要打疫苗,贾伟平院士指出,如果以往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同类疫苗时未发生过过敏反应的,或是没有因为药物发生急性的过敏反应,提倡这类人群应该去接种疫苗
“但什么时候打,其实是有讲究的”贾伟平院士表示,一般来说,平时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又没有过敏史,就适宜接种疫苗。
但如果正处于血糖急剧升高期,餐后甚至更高,同时自身也有乏力等不适感,最好到医院检测下糖化血红蛋白,要在医生指导下先把血糖控制好了再去打疫苗。